资阳地形:资阳市位于华夏系四川沉降带之川中褶带内,龙女寺半球状构造和威远辐射构造之间,西高东低。按大的地貌形态全市可分为低山、丘陵、河流冲积坝三种地貌类型。其中以丘陵为主,大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。地形主要为龙女半球环状构造的影响带,其特点是:结构简单、地层平缓。出露岩层按其新老秩序有:第四系全新统地层、侏罗系蓬莱镇组地层、侏罗系遂宁组地层、侏罗系沙溪庙组地层,土壤以粽紫泥土为主。一般海拔在300——550米之间,低山的最高点在龙泉山的长松寺(海拔1059米),河坝的最低点在夏家坝的琼江河出界处(海拔247米)。
资阳名人:陈毅:陈毅(1901年8月26日-1972年1月6日),名世俊,字仲弘,四川乐至人,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,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,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外交家、诗人;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,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(十大元帅之一),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。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。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。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,1923年入北京中法大学学习,转为中共党员,在李大钊领导下致力于国民革命运动,1926年毕业后,在北京、重庆、武汉等地从事党的工作。1927年8月,随南昌起义部队南进,任第73团党代表。1928年1月参与领导了湘南起义。同年4月率部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井冈山,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委书记、政治部主任。1929年12月曾协助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古田会议决议。1954年起任国务院副总理、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、国防委员会副主席,1959年起兼任全国政协副主席。1958年兼任外交部部长后,为加强新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,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友谊,作出重大贡献。在中国共产党第七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。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,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。1972年1月6日病逝于北京。有大量军政论著和诗文存世。开国元勋陈毅元帅童年生活在乐至县薛苞镇(现名劳动镇)正沟湾。陈毅故居建于清朝乾隆初年,系三重堂式木结构瓦房,占地面积1千平方米。陈毅同志于1901年8月26日诞生于此,1980年经县政府修葺改为陈列馆对外开放。旧居大门悬挂有“陈毅故居”金漆大字横匾,两侧为赵朴初撰写的“直声满天下,殊勋炳世间”楹联。目前已评为国家AAAA红色旅游景区。 陈离:陈离(1892—1977年)四川资阳市安岳县人,字显焯,号静珊。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第三期炮兵科毕业,1915年历任排长、连长,在四川军阀混战中,不断升迁,到1925年升任旅长。1927年开始接纳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,营救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。1934年与中共恢复关系,协助建立川东地区情报网。红军长征时,帮助萧克率领的红军顺利通过川境。1937年任一二七师师长,率部出川抗日。到达太原后,与八路军太原办事处长彭雪枫接上关系,密切合作。1949年1月被撤职,回到川西农村,做川军策反工作。新中国成立后加入民革,任民革中央委员、人大代表、湖北省副省长、中央农林部副部长等职。 张云强:张云强,汉族,中共党员,四川资阳乐至人,当代诗词作家。代表作有:《钗头凤·和陆游》、《沁园春·成都》、《己丑年祭黄帝文》、《蝶恋花》、《巴蜀赋》、《虞美人·幽思》、《佳人赋》等诗词歌赋。部分作品展示:沁园春·成都,西蜀故郡,花重锦绣,人间天府。看恢弘成都,熊猫驻足;太阳神鸟,璀璨三星,武侯昭著;扇地如梳,天工巧夺凿痕无。真天府,气象复昭苏,水堰江都。二千五百岁月,巴国先贤蚕丛鱼凫,伟绩旷世无。杜宇催耕,青城常驻,草堂醍醐,薪火相传,万古坦途,万壑江涛入画图。从展望,城乡得统筹,得忘归乎? 吴仲良:美籍华人吴仲良先生原系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龙门乡三星桥人,1949年随兄长去台湾,1968年移居美国,定居纽约。他身在异国,不忘桑梓,自1986年起至今,把自己节衣缩食的积蓄和部分养老金共计人民币2000万余元捐赠给家乡兴办教育事业,先后在家乡乐至县和资阳市、内江市的各县(市、区)修建了侨心学校数十所、幼儿园1所,敬老院1所,设立了金额为350余万元的吴仲良教育奖励基金和敬老基金,受资助者近近万人。吴仲良先生是四川省捐资助学金额最大、时间最长、建学校最多、影响最广的海外侨胞之一。四川省有关部门和资阳市、乐至县人民政府决定修建了“爱心堂”,收藏有关吴仲良先生个人创业、捐资助学等情况的资料,供世人参观和学习。“爱心堂”设有2个展厅,5个书画室,共集录图片3000余幅,书画作品230余幅,文字资料20多万字。在川投资修建了数所联名中小学。著名的有乐至县立吴仲良中学。 邵子南:邵子南,原名董尊鑫,字聚昌,作家。四川资阳市雁江区凉风乡人。1926年在村里读私塾。1931年考入寿民中学初七班。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8年4月至1944年6月,邵子南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干事、专职团委文艺队长等职。创作了《告诗人》、《英雄谣》等诗和《李勇大摆地雷阵》、《阎荣堂九死一生》等作品。参与写作了现代戏剧史上的名著《白毛女》。曾任延安鲁艺教员、《新华日报》采访部主任、新华通讯社晋绥分社副社长。1947年以后,参加解放战争,转战南北。1949年,随解放大军进军西南。重庆解放后,抱病担任西南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,兼重庆市广播电台台长。1955年12月24日,白血病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。1986年,人民出版社出版《邵子南创作集》。 刘德一:刘德一(1945.2.3-2008.6.15),巴蜀十大笑星之一,国内著名演员,出生于四川省资阳县(今资阳市雁江区),1957年考入重庆市川剧院训练班学艺。拜川剧名丑李文杰、刘裕能为师。1945年1月出生,1957年考入重庆市川剧院训练班学艺。拜川剧名丑李文杰、刘裕能为师,在校学艺八年,1965年毕业分配到重庆市川剧院二团任丑角演员,业余时间功学编剧,创作和上演多部川剧大小戏剧本。曾主演《凌汤圆》、《傻儿师长》、《傻儿军长》、《傻儿司令》、《唐肥肠传奇》、《胖哥逗人爱》、《三喜临门》、《都市俏辣妹》、《淘金记》、《凌汤圆外传》等多部电视连续剧,以及电影《生死赌门》、《麻将棒棒手》,话剧《抓壮丁》等。晚年丧妻,随后与一位相差40岁的年轻女孩相爱成婚,谱写了一段“忘年恋”。刘德一先生于2008年6月15日凌晨2:00分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,于凌晨2:45分在成都市温江区逝世,享年63岁。 彭登怀:彭登怀,汉族,四川资阳人。1951年出生,现为四川省川剧学校表演系讲师。四川省职业艺术学院教授,世界著名川剧变脸大师,国家一级演员,专业编剧、导演、作曲,美国国际文化科学院院士,世界戏剧家协会理事,莫斯科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“和平使者”,四川巴蜀名星联合会会长,四川省慈善大使、四川省慈善救助活动形象大使。1993年开始学习变脸。彭登怀的爱人精于缝纫工艺,帮助他制作变脸的脸谱。由于他能在25秒内变14张脸,有人称其为“变脸大师”。系天王巨星刘德华的恩师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