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
  收藏本站
  本站导航
首页 | 城市地图 | 电子地图 | 行政地图 | 交通地图 | 旅游地图 | 卫星地图 | 城区地图 | 分类地图| 世界地图
 当前位置:首页 >
  丁青城区中心街道地图
  丁青县资讯
旅游资源:丁青有藏东第一高峰、藏区最著名的苯教圣山——布加雪山;有黑顶鹤、黄鸭等珍惜物种乐园之称的布托湖;有悬空而建的西藏最大的苯教寺庙——孜珠寺,被上级旅游部门列为A级旅游景点,更有石钟乳岩洞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名景名胜。同时丁青县已被昌都列入“茶马古道”旅游精品线路之一。丁青县是热巴舞的故乡,县境内有三个热巴舞流派,分为俄托热巴、朵若热巴、绛纳热巴,曾于2002年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“热巴艺术之乡”美誉。在国道317线两侧、分布有大小数十三大处地下热泉、水温在38~50℃之间,泉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,对关节炎、各种皮肤病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功效。布加雪山口于立体气候造成了山顶之上白雪皑皑,山腰问苍松翠柏、山脚之下鲜花成形的立体风光,在同一座山峰,你可以同时领略到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不同的自然景色。
历史沿革:丁青,藏语意为“大台地”,古称“琼布”。丁青,唐代属吐蕃。元朝时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。明朝时属蒙古王东宫武藏统治。原有六十个族(部落),后来划二十五个给青海玉桥,余下的三十五个,逐渐演变为四十二族。蒙古王东宫藏死后,其妻将索宗地区的三族献给达赖喇嘛,剩下的称霍尔三十九族。清顺治四年(公元1647年)起由清政府管辖。清雍正三年(公元1725年),清政府委派三十九族基巧总管,直属清朝理藩院夷情衙门管理。乾隆十六年(公元1751年)改由驻藏大臣直接管理。1906年三十九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。1912年藏政府将该地区分为上、下三十九族。上三十九族归黑河管辖,下三十九族归昌都管辖。此后下三十九族地区成为西康省的一部分,1916年复归西藏地方政府管辖。1940年藏政府又将三十九族地区分别划为丁青、色扎、尺牍、巴青、索宗、比如、聂荣、嘉黎、沙丁、边坝等十个宗,实行宗本制度,宗本直接由拉萨委派。1950年解放,1951年8月成立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,驻三十九族地区第一办事处(亦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九族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)。1959年4月撤销第一办事处,4月将丁青、色扎、尺牍三宗合并建立丁青县,县府驻丁青镇。1997年,面积11546平方千米,人口5.9万。辖1个镇(丁青镇)、14个乡(觉恩乡、桑多乡、沙贡乡、协雄乡、当堆乡、色扎乡、尺犊乡、上衣乡、巴登乡、甘岩乡、嘎塔乡、木塔乡、布塔乡、巴达乡),65个村委会。县政府驻甲木塘。(根据《政区大典》整理),丁青镇(DingqingZhen)县政府驻地。1960年建丁青乡,1974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,1988年撤区并乡时将茶龙、丁青、仲伯、布托、热昌五乡合并为丁青镇。位于县境南部,面积1269平方千米,人口0.6万。317国道过境。辖布托、热昌、仲伯、色卡、丁青、茶龙6个村委会。觉恩乡(Jue'enXiang)1960年建觉恩乡,1974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位于县城东南,距县城47千米。面积1009平方千米,人口0.3万。辖觉恩、卡龙、绒通、巴河、金卡、麦日6个村委会。桑多乡(SangduoXiang)1960年建桑多乡,1974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位于县城东南,距县城45千米。面积772平方千米,人口0.3万。317国道过境。辖桑多、安拉、郡休3个村委会。沙贡乡(ShagongXiang)1960年建沙贡乡,1974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位于县城东南,距县城35千米。面积167平方千米,人口0.3万。317国道过境。辖然强、沙贡2个村委会。协雄乡(XiexiongXiang)1960年建协雄乡,1974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位于县城东,距县城3千米。面积623平方千米,人口0.6万。317国道过境。辖协雄、协麦、协堆、夏拉、郎通5个村委会。当堆乡(DangduiXiang)1960年建当堆乡,1974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位于县城西南,距县城75千米。面积1227平方千米,人口0.6万。辖洛河、当堆、白日、斯荣、伊塔西5个村委会。色扎乡(SezhaXiang)1960年建色扎乡,1974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位于县城西北,距县城47千米。面积835平方千米,人口0.7万。317国道过境。辖汝化、卡通、木查、贡桑、索巴5个村委会。尺犊乡(ChiduXiang)1960年建尺犊乡,1974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位于县城西,距县城60千米。317国道过境。面积215平方千米,人口0.4万。辖乌巴、巴格、瓦河3个村委会。上衣乡(ShangyiXiang)1960年建上衣乡,1974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位于县城西北,距县城70千米。面积440平方千米,人口0.2万。辖上衣、索果、马色、俄雪4个村委会。巴登乡(BadenXiang)1960年建巴登乡,1974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位于县城西南,距县城74千米。面积577.7平方千米,人口0.1万。辖巴邓、瓦巴、如桑、弟巴4个村委会。巴达乡(BadaXiang)1960年建巴达乡,1974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位于县城西北,距县城125千米。面积374平方千米,人口0.2万。317国道过境。辖达麦、达堆、波巴、格巴、巴娃、玉巴6个村委会。甘岩乡(GanyanXiang)1960年建甘岩乡,1974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.位于县城西北,距县城92千米。面积549平方千米,人口0.1万。辖岩堆、布堆、甘岩、德达、卡崩、布麦、色达7个村委会。嘎塔乡(GataXiang)1960年建嘎塔乡,1974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位于县城西北,距县城83千米。面积1193平方千米,人口0.3万。辖相扎、贡日、过东、嘎塔、江塔5个村委会。木塔乡(MutaXiang)1960年建木塔乡,1974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位于县城北,距县城105千米。面积556平方千米,人口0.1万。辖羊塔、木塔2个村委会。布塔乡(ButaXiang)1960年建布塔乡,1974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位于县城北,距县城96千米。面积1764平方千米,人口0.2万。辖如塔、布塔2个村委会。2000年,丁青县辖1个镇、12个乡。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,全县总人口60586人,其中各乡镇人口(人):丁青镇8665沙贡乡3191桑多乡3374觉恩乡8302当堆乡5514协雄乡6230色扎乡7552尺牍乡8226嘎塔乡3070巴达乡1881甘岩乡1619木塔乡1034布塔乡1928
行政区划:丁青县地理坐标为东经94°39′-96°17′,北纬31°01′-32°21′。东邻类乌齐县,西连那曲地区巴青县、索县,南与洛隆、边坝县相接,北接青海省杂多、襄谦县。县域东西最大距离152千米,南北最大距离146千米。丁青镇,总人口8665人。沙贡乡,总人口3191人。桑多乡,总人口3374人。觉恩乡,总人口8302人。当堆乡,总人口5514人。协雄乡,总人口6230人。色扎乡,总人口7552人。尺牍乡,总人口8226人。嘎塔乡,总人口3070人。巴达乡,总人口1881人。甘岩乡,总人口1619人。木塔乡,总人口1034人。布塔乡,总人口1928人。全县辖2个镇、11个乡(其中5个为纯牧业乡):丁青镇、尺牍镇、沙贡乡、木塔乡、布塔乡、巴达乡、甘岩乡、嘎塔乡、色扎乡、协雄乡、桑多乡、当堆乡、觉恩乡。共有65个行政村。县人民政府驻丁青镇。
丁青镇辖6个村委会:丁青村、茶龙村、色康村、热昌村、仲佰村、布托村。
尺牍镇辖11个村委会:上衣村、俄雷村、马色村、索果村、乌巴村、瓦河村、巴格村、巴邓村、如桑村、瓦巴村、弟巴村。
木塔乡辖2个村委会:木塔村、羊塔村。
布塔乡辖2个村委会:布塔村、日塔村。
巴达乡辖6个村委会:达麦村、格巴村、达堆村、巴巴村、波巴村、玉巴村。
甘岩乡辖7个村委会:岩堆村、德达村、色达村、甘岩村、卡崩村、布麦村、布堆村。
嘎塔乡辖5个村委会:夏扎村、贡日村、江塔村、嘎塔村、过东村。色扎乡辖5个村委会:汝化村、贡桑村、卡通村、索巴村、布查村。
协雄乡辖5个村委会:协堆村、协雄村、协麦村、拉通村、夏拉村。
桑多乡辖3个村委会:桑多村、郡休村、安拉村。
当堆乡辖5个村委会:伊达西村、当堆村、斯荣村、洛河村、白日村。
沙贡乡辖2个村委会:然强村、沙贡村。
觉恩乡辖6个村委会:觉恩村、巴河村、卡龙村、金卡村、绒通村、麦日村。
关于网站 | 中国卫星地图 | 网站地图 | 世界地图电子版
Copyright © 2018 中国旅游地图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