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沿革:崇州市历史悠久,汉高祖元年(公元前206年)置江原县;唐武则天垂拱二年(686年)置蜀州,领晋原、唐隆、青城、新津四县;南宋绍兴十四年(1144年)升为崇庆府,亦领数县;元代至元二十年(1283年)降为崇庆州;民国二年(1913年)废州改为崇庆县;1994年撤县设崇州市。1983年7月,温江地区行政公署撤销,崇庆县划归成都市管辖。199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,"崇庆县"之名自此成为历史。1913年(民国二年),民国政府废除清朝设置的府、州、厅。崇庆州因此而改为崇庆县,先后隶川西道、西川道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崇庆县属川西行署温江专员公署管辖,1952年后属四川省温江专员公署管辖。1983年7月,温江地区行政公署撤销,崇庆县划归成都市管辖。199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,“崇庆县”之名自此成为历史。 崇州旅游:崇州市位于四川省岷江中上游川西平原西部。山、丘、坝兼有的地理条件,造就了众多的旅游风景区。一千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,形成了多采的人文景观。在全市境域内,则形成了以森林文化、熊猫文化、龙文化为主的雪山森林、湖光山色游览区,主要有:省级旅游风景区九龙沟,省级森林公园鸡冠山,湖光山色见长的白塔湖,康熙皇帝赐书"光严禅院"的凤栖山古寺等。 崇州最佳旅游季节:崇州金鸡风筝节,每年3月在崇州举行。中国(道明)竹编文化节,每年7月举行。中国西部孔子文化节,每年9月举行。 崇州交通:崇州位于川藏公路干线上,已实现乡乡通车,全市有国道1条,省道1条,成温邛快速公路贯穿全境,通车里程共244.2km。正在建设的川西旅游环线,怀华路崇州段,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,崇双货运大道,以及光华大道大邑延伸线崇州段,将推动我市交通事业的更快发展。 崇州住宿:崇州大酒店是一座集客房、餐饮、娱乐、商务为一体的三星级涉外酒店。酒店设计新颖、建筑华丽、装潢典雅,设备先进,拥有套房及标准间共68套,拥有组合家具、空调、彩电音箱、闭路电视及国际国内直拔电话等设备。设有中西餐厅、夜总会、健身房、保龄球馆、商务中心、棋牌室、酒吧、大小会议室、卡拉OK厅及KTV包间等综合服务项目,是宾馆下榻的食住游娱“一条龙”服务的理想场所。 崇州美食:美食和特产:汤麻饼、冻糕、叶耳粑、豆腐帘子、石观音板鸭。 自然资源:土地资源:全市总土地面积为1090.17k㎡。其中,山地面积471.52k㎡,丘陵面积54.95k㎡,平原面积563.7k㎡。山、丘、坝内共有水域10万亩,全市大体形成“四山一水五分田”的土地结构。 矿产资源:崇州境内矿产资源丰富,现已发现的有14种,其中探明储量的5种:煤、铅、锌、石灰石和泥炭;尚未查明储量的9种:硫铁矿、银、金、云母、雄黄、石膏、铝、盐和天然气。矿点分布于苟家、万家、毛郎、怀远、街子、公议、王场、道明和隆兴等乡镇。其中,以煤、石灰石储量最多,正开采的矿种有3个:煤、石灰石和金。曾开采过的矿种有6个:泥炭、锌、硫铁矿和石膏。 水资源:除降水外,全市年河川径流总量为157074万立方米。其中都江堰输水量80511万立方米,本地河流水量73952万立方米,山丘塘库蓄水、机电提水、山溪沟引水和可利用的浅层地下水计2611万立方米。农业生产可利用水量为67648万立方米,平均每亩有水1090立方米。全市水力资源丰富,理论蕴藏量总计为110900kw,可开发量为53605kw。全市由河流、池塘、水库、水凼等构成水面共计10万亩,可供养殖的水面为3807亩。尚有可开发水面3500余亩。 生物资源:崇州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,宜于生物生长。植物方面树种繁多,遍布山、丘、坝的乔、灌木,主要有65科300余种,药用植物占120余种。属国家保护的珍贵稀有树木5种:红豆树、水杉、珙桐、罗汉松和紫檀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,哺乳类、鸟类、鱼类、两栖类、爬行类、昆虫类以及软体类、节肢类、环节类等动物达数百种,珍稀动物有金丝猴、岩驴、獐子、扭角羚(即野牛)、大熊猫、小熊猫。名贵鸟类有相思鸟、百灵鸟、野雉、鹦鹉、贝母鸡等。此外,还有罕见的大鲵(娃娃鱼)和梆梆鱼(俗名)等。崇州市是全国十四个熊猫生态自然保护区之一。 林木资源:崇州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、常绿、落叶阔叶林中。森林植被类型丰富,树种繁多,共有65科200余种。乔、灌、针、阔叶林木皆有。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2.1%,分为高山水杉涵养区,中山用材、经济林区,丘陵薪炭、经济林区和平坝路旁综合区。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近百万立方米。 |